安徽省注冊會計師協會關于2024年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典型案例的通告 |
各會計師事務所: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意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財務審計秩序促進注冊會計師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1〕30號),安徽省財政廳與安徽省注冊會計師協會聯合開展了2024年度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現將有關情況通告如下: 一、總體情況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安徽省共有事務所361家(其中,總所314家,分所47家)。2024年,安徽省財政廳與安徽省注協共對79家事務所開展執業質量檢查,經評議、復核,懲戒委員會審議通過,省注協對9家會計師事務所及19名注冊會計師給予行業自律懲戒,其中:對4家會計師事務所和9名注冊會計師予以公開譴責,對5家會計師事務所和10名注冊會計師予以行業內通報批評。 二、典型案例 案例一:底稿空虛無實據,審計虛浮難信服 (一)基本情況 A會計師事務所成立于2006年3月,共有注冊會計師9名;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共出具鑒證類業務報告1193份。A所2023年出具審計報告576份,營業收入420.38萬元。檢查發現A所存在以下嚴重問題: 1.未編制實質性工作底稿。在檢查A所工作底稿時發現部分底稿僅有審計報告、前后期程序等,無實質性工作底稿,其中:2022年15份,2023年4份。 2.質量控制體系不完善。A所未能執行業務合伙人、項目質量控制復核合伙人定期輪換制度;未設置獨立的質量審核部門,無法做到執行業務的人員不參與監控;未建立合伙人考評制度,對合伙人違規行為未制定具體的處理政策;沒有對員工進行分級培訓的相關記錄,沒有規定員工未能完成規定培訓課時的懲戒措施;部分報告簽發單缺少簽字,所有底稿均無業務質量控制復核意見記錄,逐級復核未能完全發揮作用。 3.會計信息不準確或不規范。存在將管理人賬戶資金轉至事務所賬戶狀況;單位資金與股東個人、關聯方之間往來借款頻繁、金額較大;存在無合同支付大額協審、咨詢費用;期末現金余額較大;業務支出不規范;未足額計提職業風險金等現象。 (二)案例剖析 A所在執業質量方面存在的問題,根源在于事務所質量控制制度不健全,執業人員風險意識淡薄。審計程序嚴重缺失,審計報告意見沒有基礎,直接破壞了行業的公信力和市場秩序,損害了相關者的利益。財務收支方面的違規以及會計核算不規范行為,影響會計信息質量,導致財務狀況失實。 案例二:超專業勝任能力,審計報告未報備 (一)基本情況 B會計師事務所成立于2001年9月,現有注冊會計師9人;2019年1月-2024年4月共出具鑒證類業務報告101份。B所2023年出具審計報告15份,營業收入25.46萬元。檢查發現B所存在以下嚴重問題: 1.審計報告未報備。B所2019年6份審計報告、2020年16份審計報告、2021年4份審計報告、2022年6份審計報告,共32份審計報告未在注協防偽報備系統報備,也未在財政會計行業管理系統報備。 2.注冊會計師超專業勝任能力出具工程造價結算審核報告。B所2023年度出具的15份報告中含注冊會計師簽字的9份工程結算審核報告,2024年1-4月出具的7份報告中含注冊會計師簽字的5份工程結算審核報告。 B所接受XXXX集團有限公司委托的對XX總部企業展覽館建設工程項目的結算進行造價審核。送審結算總額719.99萬元、審核結算金額695.47萬元、審減結算金額24.52萬元。 3.未履行必要的審計程序。B所在執行XXXX單位2022年財務報表審計時,對期末有余額或本期有發生額的應收賬款、其他流動資產、固定資產、長期待攤費用、遞延所得稅資產、其他流動負債、稅金和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其他收益、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均無審計工作底稿;無現金盤點表;無銀行函證記錄。 4.會計信息不透明、資金管理不規范。B所未采取銀行轉賬的方式發放工資。如:2023年工資支出56.94萬元,均為現金支付,未采用銀行轉賬等方式支付。 (二)案例剖析 B所存在多處違規行為,一是審計報告未報備,監管部門難以對其審計工作進行有效監督,增加了審計報告被濫用的風險。二是注冊會計師超專業勝任能力出具工程造價結算審核報告,嚴重違反職業規范,誤導報告使用者做出錯誤決策。三是B所未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在未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的情況下出具報告,甚至未編制審計工作底稿,嚴重違背審計準則,導致審計報告缺乏可靠性和可信度。四是會計信息不透明、資金管理不規范,大額現金支出缺乏有效記錄和監管,增加了財務舞弊的風險。 案例三:底稿數據難支撐,報告內容無依據 (一)基本情況 C會計師事務所成立于2019年10月,共有5名注冊會計師,2023年出具審計報告101份,2023年營業收入138.97萬元,2024年1-3月份出具審計報告7份,2024年1-3月份營業收入29.66萬元。抽查的C所出具的C審字〔2022〕第07號審計報告發現: 1.報表附注披露的預付賬款XXXX有限公司余額-2100萬元與審定的明細及賬齡分析表中的余額2100萬元不符;報表附注披露的預付賬款XXXX財富管理有限公司余額-505.16萬元與審定的明細及賬齡分析表中的余額505.1,6萬元不符;報表附注披露的預付賬款XXXX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余額-51.16萬元與審定的明細及賬齡分析表中的余額51.16萬元不符;報表附注披露的預付賬款XXXX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余額-26.08萬元與審定的明細及賬齡分析表中的余額26.08萬元不符。 2.已出具審計報告的資產負債表中其他應收款期末余額為5,588.99萬元與底稿編制的審定表及明細表中期末余額5,542.09萬元不相符。 3.已出具審計報告的資產負債表中存貨期初余額88,621.84萬元、期末余額為103,821.72萬元與底稿中編制的存貨匯總表中期初余額89,092.08萬元、期末余額108,397.69萬元不相符,已出具審計報告的資產負債表中存貨期末余額為103,821.72萬元與底稿編制的審定表中期末余額104,291.96萬元不相符。 4.替代測試表中應付-XXXX建筑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余額為3,637.26萬元與審定表中該單位余額3,020.92萬元不符。 5.報表附注披露的其他應付款分類列示期末余額24,272.15萬元與審定的財務報表中其他應付款期末余額22,282.05萬元不符。 (二)案例剖析 C所在審計過程中存在嚴重漏洞,審計人員未對數據進行嚴格核對,導致審計工作底稿與審計報告及會計報表數據不一致。這不僅違反了審計準則中關于數據一致性的要求,也反映出事務所內部質量控制體系的缺失。審計人員應增強職業謹慎性,嚴格遵循審計準則,對數據進行反復核對和驗證,以維護審計工作的公信力。
安徽省注冊會計師協會 2025年6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