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銅陵市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
實施意見(2.0修訂版)的通知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銅陵市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實施意見(2.0修訂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銅陵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3月28日???
銅陵市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實施意見
(2.0修訂版)
根據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等十部門印發的《關于推廣畝均效益評價工作意見的通知》(皖經信運行〔2021〕108號)精神,結合省畝均效益辦《2023年全省“畝均論英雄”改革工作要點》,在前期《銅陵市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實施意見(2.0版)》(辦〔2022〕13號)的基礎上,修訂本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進一步樹立“以畝均論英雄、以質效配資源”的企業綜合評價導向,強化正向激勵和反向倒逼機制,推動資源要素差別化、市場化配置,聚力打造“智造新銅都、生態幸福城”,為加快建設“四創兩高”現代化幸福銅陵奠定堅實基礎。
二、評價體系
(一)評價范圍
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2.占地3畝以上的規模以下工業企業。
(二)特殊情況
設立過渡期、免評企業兩類特殊情況:
1.過渡期:新設立企業、重大項目建設期內的企業、兼并重組類企業及其他暫時不宜納入評價的企業,可設置不超過三年過渡期(自約定的竣工時間起)。企業新上轉型、技改項目涉及新增用地指標的,新增土地面積納入過渡期管理;企業首次租賃廠房至評價日未滿一年的,納入過渡期管理。
2.免評企業:主營業務為電力、熱力、燃氣、供水、礦山等資源能源生產企業,以及垃圾焚燒、污水處理、省級以上創業園、孵化器等公益性企業可列為免評企業。
(三)指標及權重
1.規模以上企業:設置5項評價指標,共100分。指標和權重分別為:畝均稅收50分、畝均銷售收入20分、單位能耗銷售收入10分、全員勞動生產率10分、研發經費投入強度10分。
2.規模以下企業:設置2項評價指標,共100分。指標和權重分別為:畝均稅收70分、畝均銷售收入30分。
(四)計分方式
1.計算公式
企業綜合評價得分為每項指標得分之和,每項指標最高得分不超過該項指標權重的1.5倍,最低為0分。企業某項指標為負數或空缺的,該項得分為0分。
????2.指標解釋
(1)畝均稅收(萬元/畝):指參評企業每個自然年度每畝地實際納稅額。畝均稅收=稅收/用地面積。
(2)畝均銷售收入(萬元/畝):指參評企業每個自然年度每畝地開票銷售收入。畝均銷售收入=開票銷售收入/用地面積。
(3)單位能耗銷售收入(萬元/噸標煤):指參評企業每個自然年度每消耗一個單位能源(以標煤計)所產生的銷售收入。單位能耗銷售收入=開票銷售收入/能源消耗量。
(4)全員勞動生產率(萬元/人):指根據產品的價值量指標計算的平均每一個從業人員在單位時間內的產品生產量。全員勞動生產率=工業增加值/年平均職工人數。
(5)研發經費投入強度(%):指參評企業每個自然年度研發投入經費占銷售收入比重。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企業研發投入經費/開票銷售收入。
(6)稅收(萬元):指參評企業每個自然年度在稅務部門征收入庫的稅金總額(不含關稅)。受國務院、國家稅務總局出臺的減免、退稅、緩稅政策,以及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對具體企業采取的跨周期調節稅收措施等影響,上述政策措施涉及的稅額均視同實現稅款納入稅收統計口徑,但不包括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關稅和海關代征的其他稅收。同時,根據上級政策變化等,適時調整稅收統計口徑。
(7)銷售收入(萬元):指參評企業每個自然年度開票銷售收入總額。
(8)用地面積(畝):指參評企業實際占用(含租賃)土地的面積,企業占地數據按照企業占地的不同情況,按下列方式準確統計,匯總計算得出。企業占地數據包含企業實際占用的全部用地(包含未使用的部分):
第一,有土地使用權證的部分。按照土地使用權證登記的面積計算。
第二,無法通過土地使用權證確定用地面積,但有土地出讓合同、租用協議或廠房、辦公場所租賃合同(協議)的部分,按照土地出讓合同、租用協議中的土地面積計算。租賃合同(協議)承租的建筑面積(按容積率1.2)折算成用地面積計算。
第三,對無法通過土地使用權證、租賃合同(協議)確定用地面積的,由各縣區、銅陵經開區對企業用地面積進行測量計算后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審核。
對于“一企多地”情況,將多地的占地面積、稅收、銷售收入、能耗、研發投入經費等數據合并計算。對于“一地多企”情況,將每個參評企業占地面積、稅收、銷售收入、能耗、研發投入經費等數據單獨計算。涉及出租土地或廠房的,可扣除規上企業租用部分,其他企業租用部分不扣除。
(9)能源消耗量:指參評企業每個自然年度消費的能源總量。包括企業生產生活中作為燃料、動力、輔助材料等使用的能源。
(10)工業增加值:指工業企業全部生產活動的總成果扣除在生產過程中消耗或轉移的物質產品和勞務價值后的余額,是企業生產過程中新增加的價值。
(11)年平均職工人數:指企業全年平均實際在崗職工數。年平均職工人數=(年初職工人數+年末職工人數)/2
(12)企業研發投入經費:指企業在新知識、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等研究與開發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化支出,以及計入“管理費用”會計科目的企業自行開發無形資產的攤銷。
(13)指標基準值:采用全市參評企業平均值。
(五)評級分類
每年進行一次綜合評價,按照得分高低評出ABCD四類企業。
A類(優先發展類):指資源占用產出高、經營效益好、轉型升級發展成效明顯的企業。總得分在綜合評價企業中排名前20%(含)的企業。
B類(提升發展類):指資源占用產出較高、經營效益較好,發展水平可以進一步提升的企業。總得分在綜合評價企業中排名列20—65%(含)的企業。
C類(幫扶轉型類):指資源利用效率偏低、綜合效益不佳,需要重點幫扶、引導升級的企業。總得分在綜合評價企業中排名列65—95%(含)的企業。
D類(調控整治類):指綜合效益較差、發展水平落后,需重點整治、搬遷改造、淘汰的企業。總得分在綜合評價企業中排名后5%的企業。
(六)定檔調檔
1.年稅收總量未達到100萬元的,原則上不列入A類;
2.新進規模企業不足一年的,原則上不列入D類。
三、評價程序
(一)評價企業確定
市畝均效益辦牽頭確定評價企業名單。其中:市統計局負責提供規模以上企業名單;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會同各縣區、銅陵經開區提供占地3畝以上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名單。
(二)數據收集
按照“誰主管、誰統計、誰負責”的原則,相關部門加強數據共享、核實和上報等工作,確保數據及時準確,為企業綜合評價提供依據。具體職責分工詳見附件2。
(三)數據核實
市畝均效益辦將匯總的企業稅收、用地、能耗、全員勞動生產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等各項指標發各縣區、銅陵經開區,由屬地進行數據核實,并發至企業進行核對確認。企業對數據存在異議的,經各縣區、銅陵經開區匯總后向市畝均效益辦反饋修改意見及佐證資料。數據提供部門審核后,對確需修改數據的予以調整;不符合修改條件的由數據提供部門會同各縣區、銅陵經開區做好解釋反饋工作。企業對數據沒有異議的,蓋章確認。
(四)綜合評價
市畝均效益辦對各項指標進行現場抽查復核。經抽查復核無誤的,根據數據自動生成評價結果。
(五)公示
市畝均效益辦將評價結果上報領導小組研究同意后,公示5個工作日。企業對公示信息有異議的,可在公示期內向所在縣區、銅陵經開區提出。各縣區、銅陵經開區初審后,將審核意見正式行文報市畝均效益辦受理。
(六)定檔公布
市畝均效益辦將評價結果及公示情況報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后,確定ABCD四類企業,并通過政府門戶網站、政務公開、新聞媒體等多種渠道公布。
四、結果運用
根據評價結果,對ABCD四類企業依法依規實施差別化用地、用能、環保、財稅、信貸等方面政策,推進資源要素向綜合評價等級高的企業集聚。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由市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全市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具體負責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工作的日常組織協調、督促檢查、數據復核,指導各縣區、銅陵經開區開展評價工作。
各縣區、銅陵經開區建立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工作領導機制,根據本地發展實際和工作基礎,在社會貢獻、技術創新、行業排名、節能減排、安全生產等方面,增設其他指標或設立加分、扣分項,開展縣區畝均效益評價。
(二)健全工作機制
市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工作領導小組每季度召開一次工作調度會,聽取各單位工作情況匯報;市畝均效益辦每月召開一次工作推進會,協調解決有關問題。各縣區、銅陵經開區要嚴格落實縣域畝均效益評價主體責任,健全工作機制,推動評價舉措落實落細,每月向市畝均效益辦報送工作推進情況及成效。
(三)推進數據共享
依托省級江淮大數據平臺,打破數據信息壁壘,建立市級畝均效益評價數據庫,建立企業評價檔案,進一步簡化縣區、銅陵經開區以及企業的數據報送工作,提高數據準確性、規范性,確保企業評價結果公正。
(四)強化考核督查
市畝均效益辦會同市直有關部門,加大對各縣區、銅陵經開區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工作進展情況的跟蹤督查、定期通報,及時總結經驗,改進不足。對在工作推進中思想不重視、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到位、成效不明顯的,嚴肅督促整改。
(五)強化結果運用
堅持正向激勵和反向倒逼相結合,綜合運用企業畝均效益評價結果,推進資源要素向優質企業集聚,倒逼低效企業轉型升級或淘汰退出,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各縣區、銅陵經開區要結合實際,同步研究出臺差別化資源配置政策。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根據經濟發展實際情況適時進行修訂,由市畝均效益辦負責解釋。《銅陵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銅陵市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工作實施意見(2.0版)的通知》(辦〔2022〕13號)同時廢止。
附件:1. 銅陵市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2. 銅陵市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工作職責分工
3. 銅陵市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實施意見(2.0修訂版)修訂說明
附件1
銅陵市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工作
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何 田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副組長:楊如松 市政府副市長
成 員:聞 風 市政府副秘書長
張 勇 市政府副秘書長
李 勇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
張和成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
趙 勇 市稅務局局長
凌 勇 市發展改革委主任
謝永明 市科技局局長
金 芬 市財政局局長
都 斌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局長
沈建群 市生態環境局局長
黃捍東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局長
張 瓊 市商務局局長
陶 芳 市市場監管局局長
謝宏豹 市統計局局長
王陵峰 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
劉 凱 市數據資源局局長
洪建國 市招商服務中心主任
孟燈旺 銅陵銀保監分局局長
駱盛強 人行銅陵中支行長
廖志遠 樅陽縣委副書記、縣長
陳 潔 銅官區委副書記、區長
方小雄 義安區委副書記、區長
劉 磊 郊區區委副書記、區長
陶春旺 銅陵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
談 韻 銅陵供電公司總經理
陳永峰 港華燃氣總經理
余銀方 首創水務總經理
李 強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
魯劍飛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
孫國甜 市稅務局副局長
辦公室設在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統籌協調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工作。李勇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稅務局分管負責同志兼任辦公室副主任。
附件2
銅陵市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工作職責分工
序號 | 單 位 | 工 作 分 工 |
1 | 縣區政府 銅陵經開區管委會 | 1.按照市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工作領導小組工作部署,開展評價工作; 2.核實轄區企業數據,完成企業數據確認工作; 3.制定縣域畝均評價工作機制,開展縣域畝均效益評價工作; 4.落實市級資源差別化配置政策,并根據自身實際提出激勵高效企業、整治低效企業的具體辦法。 |
2 |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 1.負責市畝均效益辦日常工作,修訂并發布市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實施辦法; 2.協調各部門、各縣區、銅陵經開區開展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和評價結果運用工作; 3.牽頭制定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結果運用辦法。 |
3 |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 1.牽頭組織各縣區、銅陵經開區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提供占地3畝以上的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名單,對各縣區、銅陵經開區填報的企業用地數據進行審核; 2.建立企業用地檔案,做到“一企一檔”; 3.制定實施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結果在用地領域的差別化資源配置政策。 |
4 | 市稅務局 | 提供參評企業稅收、開票銷售收入數據。 |
5 | 市發展改革委 | 1.制定實施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結果在資源要素價格領域差別化配置政策; 2.制定實施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結果在有序用電領域差別化配置政策; 3.牽頭探索開展服務業畝均效益評價工作。 |
6 | 市科技局 | 提供參評企業研發投入經費數據。 |
7 | 市財政局 | 修訂完善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結果在財稅領域差別化資源配置政策。 |
8 |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 制定實施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結果在人才領域差別化配置政策。 |
9 | 市生態環境局 | 制定實施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結果在環評審批和監管、重污染天氣限產減排等領域差別化資源配置政策。 |
10 |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 制定實施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結果在天然氣迎峰度冬領域差別化配置政策。 |
11 | 市商務局 | 配合開展服務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工作。 |
12 | 市市場監管局 | 協助核實企業工商信息。 |
13 | 市統計局 | 1.提供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名錄; 2.配合市畝均效益辦開展有關數據審核。 |
14 | 市地方金融監管局 | 提出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結果在金融扶持領域的差別化配置政策。 |
15 | 市數據資源局 | 制定實施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結果在數字化改造方面的運用。 |
16 | 市招商服務中心 | 制定實施招商引資項目畝均效益準入政策。 |
17 | 銅陵銀保監分局 | 配合做好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結果在金融扶持領域的差別化配置政策。 |
18 | 人行銅陵中支 | 配合做好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結果在金融扶持領域的差別化配置政策。 |
19 | 銅陵供電公司 | 落實有序用電方案、差異化電價政策。 |
20 | 港華燃氣 | 落實天然氣迎峰度冬保供方案、差異化天然氣價格政策。 |
21 | 首創水務 | 落實差異化自來水和污水處理費價格政策。 |
附件3
銅陵市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實施意見
(2.0修訂版)修訂說明
根據省畝均效益辦《2023年全省“畝均論英雄”改革工作要點》,結合我市發展實際,對《銅陵市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實施意見(2.0版)》(辦〔2022〕13號)進行修訂,修訂內容主要是評價體系變動和新增單位職責明確,其它內容不作調整。
一、評價體系
(一)規模以上企業評價指標“單位能耗稅收”調整為“單位能耗銷售收入”;
(二)規模以上企業評價指標新增“研發經費投入強度”;
(三)規模以上企業評價指標和權重由原先的“畝均稅收50分、畝均銷售收入20分、單位能耗稅收20分、全員勞動生產率10分”調整為“畝均稅收50分、畝均銷售收入20分、單位能耗銷售收入10分、全員勞動生產率10分、研發經費投入強度10分”。
規模以上工業評價體系變動情況表
評價指標 | 2.0版權重 | 2.0修訂版權重 |
畝均稅收 | 50分 | 50分 |
畝均銷售收入 | 20分 | 20分 |
單位能耗稅收 | 20分 | — |
全員勞動生產率 | 10分 | 10分 |
單位能耗銷售收入 | — | 10分 |
研發經費投入強度 | — | 10分 |
二、責任單位
根據省畝均效益辦最新工作要求和評價體系調整現狀,新增市科技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商務局、市數據資源局、市招商服務中心為銅陵市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并對各成員單位職責進行明確與調整。
三、其它
少數文字表述進行更新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