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業協會商會: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優環境、穩經濟”活動工作安排,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扎根行業、服務企業、輔助政府、凝聚合力的獨特優勢,為我省優環境、穩經濟積極貢獻力量,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主動擔當作為,當好政策宣傳員。日前,省委、省政府部署開展全省優環境、穩經濟活動,省領導赴多地現場辦公,面對面傾聽企業訴求,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市場主體面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千方百計保持全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省政府先后召開全省穩經濟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出臺《關于印發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實施方案的通知》,財政、貨幣金融、穩投資、促消費等方面全力助企紓困,加強經濟運行服務保障,力保全年經濟增長目標。商協會作為聯系政府和企業的橋梁紐帶,要迅速通過座談、培訓、宣講、研討、編寫指引等多種方式,切實加強相關政策措施的宣貫、解讀和輔導,及時將黨中央、國務院以及我省一系列利好政策信息傳達到廣大行業企業中去,幫助本行業本領域市場主體第一時間學習理解掌握國家和我省穩經濟系列政策措施精神,推動各行業領域市場主體應知盡知、應享盡享,引導行業企業堅定必勝信念,堅強發展信心,堅守長遠預期。
二、發揮自身優勢,當好行業服務生。商協會要及時跟進并認真研究國家和我省穩經濟系列政策措施,結合我省培育發展商協會“1+8”政策體系,為行業企業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咨詢服務,指導企業用足用準用好我省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要組織專家研究制定疫中常態化應對機制、疫后復工達產有效性措施,在應對風險、轉型升級、技術創新等方面為企業提供專業咨詢服務。十大新興產業商協會要充分發揮資源匯聚優勢,搭建行業企業向十大新興產業專班反映訴求、匯集資源、指導發展等方面的平臺,助力我省十大新興產業發展。省社會組織總會要切實擔負起全省社會組織“娘家人”的使命責任,密切省內商協會及會員企業之間的聯系和信息共享,支持商協會與滬蘇浙、大灣區、京津冀、中部地區其他省份等商協會和國際商協會加強交流合作,促進產業鏈、價值鏈相互嵌入、共同發展。
三、賦能產業發展,當好資源黏合劑。商協會要著眼行業統一大市場的構建,發揮自身聯系企業廣泛、貼近產業一線、突破區域限制等優勢,梳理掌握本行業本領域重點企業,尤其是十大新興產業相關企業復工復產情況,及時總結推廣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要深入研究總結本行業本領域疫情防控條件下產生的新業態、新模式,充分利用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區位優勢,依托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等創新轉化平臺,深入研究人工智能、線上銷售、遠程服務、網絡辦公等數字經濟模式。支持行業企業集中攻關突破關鍵基礎產品和技術,鼓勵引導民營企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參與攻關,為行業內高新技術企業提供重點支持,促進行業實現轉型升級。充分發揮自身民間性、非營利性優勢,積極引導行業企業參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中部崛起等國家戰略和我省重點區域發展,助力行業企業開拓國內國際市場,推動產業技術創新。
四、推動穩企紓困,當好發展助推器。當前,餐飲、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以及部分民生保障行業受到疫情嚴重沖擊,行業內大面積出現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員工工資無法按期兌現、就業崗位銳減等問題,極易引發社會穩定風險。相關商協會要把為特殊困難企業紓困和發展放到當前工作的重要位置上來,及時梳理行業內受疫情影響嚴重、瀕臨破產倒閉的民營中小微企業名單,加強與政府有關部門對接,協助開展有針對性的精準扶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的其他行業領域商協會,要及時研究提出本行業本領域發展應對指引,實時了解掌握本行業本領域企業生產經營面臨的實際困難和亟待解決的問題,加強市場運行情況監測和風險預警,積極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行業受損情況,提出幫助行業渡過難關的意見建議,協助政府部門抓好相關紓困政策的落實落地,進一步凝聚合力,推動行業發展盡快回歸正常軌道。
各商協會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踐行“一改兩為五做到”,助力推進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的貫徹落實,全力以赴擔負起在穩經濟、明預期、增信心、促落實中的社會責任,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有關工作進展、取得成效、問題困難以及意見建議等,可通過各級登記管理機關及時向省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報送。
省民政廳將持續關注跟進商協會穩經濟工作開展情況,及時挖掘和總結先進典型、經驗做法,加強新聞宣傳和工作支持,為商協會作用發揮營造良好環境。
安徽省民政廳
2022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