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企業國有資產是推進現代化建設、維護金融安全的重要保障。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此項工作,2019年1月印發《關于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為我省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根據要求,現將我省2022年度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省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總體情況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省充分發揮國有金融資本的重要作用,依法依規管住管好用好、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金融資本,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總體實現了量的穩步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
(一)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總量大幅增長。截至2022年末,全省國有及國有參股金融企業資產總額37,763.0億元,形成國有資產2,700.1億元。
(二)省級與市縣金融企業國有資產占比大體相當。省屬金融企業資產總額19,643.6億元,形成國有資產1,436.4億元。市縣金融企業資產總額18,119.4億元,形成國有資產1,263.7億元。
(三)金融企業國有資產行業結構基本穩定。我省地方金融企業主要通過國有企業出資設立,從行業布局看,重點在銀行業和擔保業,國有資產占比分別為43.5%和32%。
(四)國有金融企業境外資產總量有所增加。全省國有金融企業共設立境外機構5戶,投資總額15.9億元,形成資產規模81.1億元。
(五)國有金融企業經營狀況持續向好。2022年,全省國有及國有參股金融企業營業收入合計1,143.8億元,歸屬母公司凈利潤263.2億元、股利分紅56.4億元、實繳稅金191億元。
二、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情況
全省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統籌國有金融資本戰略布局,優化國有金融資本管理制度,創新國有金融資產管理方式,促進國有金融企業持續健康運行,全力服務我省經濟社會發展。
(一)健全國有金融資本管理制度。出臺《實施意見》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安徽省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暫行規定》,省政府授權財政部門作為履行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部門,指導全省國有金融資本管理工作開展。加強金融企業財務管理和制度供給,制定各類文件10余項,構筑起全生命周期、全范圍覆蓋制度體系。
(二)推進國有金融資本管理改革。按照分類施策、分步實施原則,擬定《省財政廳履行省級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方案》報省政府。設立安徽省國有金融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國有金融股權投資運營、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運營管理、重大項目投融資以及協助處置地方金融風險。開展股權董事實質化管理,對省擔保集團和省農擔公司兩家機構派駐國有股權董事。
(三)優化國有金融資本布局。豐富金融業態,成為中部地區第一家擁有股份制銀行全覆蓋的省份。優化徽商銀行股權結構,引入戰略投資者,補充核心一級資本,不斷提升國資持股比重。完善農村金融體系,國有控制力不斷提升。
(四)加強國有金融資產基礎管理。貫徹落實財政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國有金融企業財務管理的通知》要求,壓實金融企業主體責任。摸清國有金融資本“家底”,規范產權轉讓和資產交易。加強地方金融企業全口徑財務報表審核監督,落實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報告制度。規范實施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實現國有資本管理與預算管理有效銜接。
(五)全面加強國有金融企業黨的建設。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推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金融企業落地生根。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強黨的領導,切實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壓緊壓實企業黨建工作責任,探索推行黨建考核結果與業績考核和績效薪酬“雙掛鉤”。開展“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提升年”專項行動,培育創建金融企業基層黨建品牌。認真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三、國有金融企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成效
我省國有金融企業總體保持穩健運行,服務實體經濟、促進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日益發揮,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安全的作用不斷加強,保障改善民生水平、增進民生福祉的作用充分彰顯。
(一)服務實體經濟扎實有效。引導金融機構持續加大對小微、三農、綠色等領域的支持力度,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融資支持。2022年末,全省人民幣貸款余額6.7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5.3%,高于全國平均水平4.2個百分點。全省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3.96%,比上年下降55個基點,政策性融資擔保業務平均擔保費率降至0.75%。
(二)聚焦重點領域融資需求。完善科創金融服務體系,注資8億元成立省科技融資擔保公司,新增設立2億元科技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設立融資總規模1000億元的制造業融資財政貼息。助力推進鄉村振興,2022年末,全省農業保險保費規模超60億元,為農戶提供風險保障超1900億元。服務疫情防控,積極支持抗擊新冠疫情和抗災救災。
(三)支持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完善普惠政策,深入推進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建設,增強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的能力和可持續性。2022年末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在保余額居全國首位。財政貼息7.07億元,拉動新增貸款109億元。建好用好安徽省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全省普惠小微貸款余額比上年增長24.5%。
(四)強化財金協同創新聯動。打造基金叢林。組建總規模2000億元的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體系和總規模1000億元的省屬企業“6+1”基金體系,助力全省新興產業發展。發展資本市場。實施企業上市“迎客松行動”計劃,開展上市獎補免申即享,2022年兌現省級獎補資金1.9億元,當年新增上市公司30家(含過會),全省實現直接融資凈額1215.7億元。創新金融舉措。建立“1+16”支持風投創投高質量發展政策體系,撬動創新資本集聚安徽。試點“農業保險+一攬子金融產品”行動計劃,推進農業保險與金融工具聯動。
(五)妥善應對防范化解風險。開展中小銀行金融機構風險攻堅,全省高風險法人金融機構實現動態清零。拓寬中小銀行外源性資本補充渠道,申請94億元專項債補充16家風險農商行資本。加強省基金運營監測指導,全省債券市場違約事件零發生。重塑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深入開展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追償挽損專項行動,全省中高風險擔保機構全部出列。建立部門協同機制,完善財政財務政策,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底線。
四、下一步工作舉措
當前,我省正處于厚積薄發、動能強勁、大有可為的上升期和關鍵期。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精神,學習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錨定“三地一區”戰略定位和“七個強省”奮斗目標,依法依規管好用好金融國有資產。
(一)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一是持續強化黨對國有經濟重大戰略規劃、重要方針政策、重大決策部署的頂層設計、統籌協調和整體推進。二是壓緊壓實企業黨委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三是完善國有金融機構黨風廉政建設。
(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一是暢通政銀企高效對接合作機制,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二是健全融資助企便民服務長效機制,加大助企惠企力度。三是實施政府性融資擔保能力提升工程,研究建立省級再擔保風險補償長效機制。四是健全完善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的政策體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讓金融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惠及薄弱環節和弱勢群體。
(三)支持做強多層次資本市場。一是實施上市公司倍增計劃,擴大直接融資規模,提升直接融資比重。二是實施基金規模倍增計劃,圍繞“三地一區”、“十大新興產業”、“科大硅谷”等重大戰略,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三是支持風險投資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促進投融資對接。
(四)強化國有金融資本管理。一是持續深化國有金融資本管理改革,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金融資產監管,夯實管理基礎。二是落實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各項舉措,支持國有金融企業做大做強,穩步推進我省國有金融企業管理改革。
(五)完善國有金融企業治理。一是改進和加強省屬國有金融企業“三重一大”事項管理,完善股權董事議案審議操作指引,督促股權董事對派駐金融機構認真履職。二是積極優化國有金融企業內部收入分配結構,規范地方金融機構產權管理,落實績效評價和國有資產管理報告制度。三是加強國有金融企業財務預算管理,按規定嚴格落實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管理制度。
(六)協同配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一是加強金融風險動態監測和金融機構財務運營分析。二是做好專項債補充中小銀行資本后續監管工作。三是加強不良資產核銷和處置管理,有效防范道德風險和國有資產流失。四是加強財會監督、審計監督。五是探索設立地方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建立同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政府債務管理機制,推動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綜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