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財政局,各會計師事務所、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意見》精神和財政部《注冊會計師行業誠信建設綱要》(財會〔2023〕5號,以下簡稱《綱要》)要求,結合安徽實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及財政部工作要求,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以行業黨的建設為引領,堅持遵循法治軌道和職業道德,著力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建立健全貫穿會計師事務所及其從業人員全生命周期的誠信管理體制機制;大力弘揚行業誠信文化,在全行業廣泛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濃厚氛圍,使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使誠實守信成為全行業的自覺行為規范,更好發揮注冊會計師執業監督作用,全面助力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二、重點工作
(一)加強行業誠信教育,大力營造誠信文化氛圍
1.全方位開展誠信教育力度。抓好誠信日常教育。依托國家會計學院和省內財經院校等優質教育資源,不斷提高職業道德培訓在繼續教育中的學時占比,有序開展分類別分層次的培訓;充分利用各級各類管理和服務窗口,將誠信教育貫穿于執業許可審批、執業資格準入、執業質量檢查、任職資格檢查、違規行為處罰等環節。加強誠信警示教育。適時匯編行業違法失信典型案例集,組織全省事務所對照自查,以案為鑒、以案示警、以案促改。集中培訓新批注冊會計師及事務所負責人。對全省事務所主任會計師(首席合伙人)實施分層培訓,督促事務所加強內部管理,完善質量控制體系;舉辦新注冊會計師誠信與職業道德教育專題培訓班,開展誠信宣誓、簽署誠信承諾書、執業質量警示等活動。落實誠信教育主體責任。各事務所應建立健全全體從業人員誠信教育及管理制度,配備充足的獨立性專職管理人員,常態化開展誠信教育活動,探索將誠信教育課堂搬到項目現場,將誠信教育貫穿業務全過程。
2.大力營造誠信文化氛圍。重視誠信文化內容創新。以誠信教育為載體,大力倡導道德規范,弘揚法治精神,以法治、德治打造具有鮮明安徽特色的行業誠信精神。加強行業誠信文化宣傳。征集行業誠信文化建設專題稿件,研究發布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報告,通過行業網站、微信公眾號、新聞媒體等多渠道向社會公眾廣泛宣傳行業執業特征、價值貢獻、發展成就和典型案例。開展誠信文化建設主題活動。發布行業誠信倡議書,組織事務所及從業人員開展誠信倡議、誠信宣誓、簽訂誠信自律公約等系列活動。各事務所應積極開展注冊會計師注冊前、新員工崗前誠信宣誓和重要時點重溫誠信宣誓活動,主動向社會作出誠信承諾,及時梳理總結誠信文化先進理念、經驗做法和實際成效,形成高質量案例報送省注協。
(二)強化誠信信息管理,夯實行業誠信建設基礎
3.準確采集和披露行業誠信信息。完善行業誠信檔案管理機制。研究完善我省會員誠信檔案管理暫行辦法,探索將考試違規行為納入誠信管理體系,全面記錄事務所及其從業人員執業情況和信用信息,并準確歸集至注冊會計師行業統一監管平臺和信用安徽網站,推廣使用企業公共信用信息報告代替行業誠信證明。加大誠信信息披露力度。利用統一監管平臺、門戶網站、主流媒體等信息公開渠道,依法公開披露注師掛名執業行為、事務所無證經營、網絡售賣審計報告等不誠信行為和行政處罰及行業懲戒信息。
4.全面監控和共享行業誠信信息。定期監測誠信輿情。依托統一監管平臺預警信息模塊和中注協行業管理信息系統輿情監測模塊,每個月對行業重大誠信輿情進行梳理和評估,及時統籌應對和處理。加強誠信信息數據共享。規范誠信信息共享程序,及時響應司法、金融、審計、公安等部門的數據需求,對于可共享數據做到“一口采集、充分共享”,推動構建數據同步、措施統一、標準一致的信用監管協同機制,共同形成行業社會監督運行機制。
(三)強化行業誠信監管,嚴格規范誠信執業行為
5.建立分級分類監管制度。開展誠信評級評價工作。研究制定我省行業誠信情況評級評價制度,運用誠信檔案、監督檢查、投訴舉報、處理處罰、綜合評價、一體化管理等各類信息,對事務所開展定期誠信評級評價,并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加強行業誠信評級評價結果的應用。將行業誠信評級評價結果推送至相關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國有企業、行業協會商會及相關市場主體作為行政許可、信用監管、政府采購、評先創優、資質等級評定、納稅信用評價、審計機構招標等工作的重要參考依據,并依照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分級分類管理事務所。落實《會計師事務所監督檢查辦法》(財辦〔2022〕23號),對屢查屢犯的事務所,提高檢查頻次,加大監管力度;對誠實守信的事務所,縮減辦事流程,實行“信用承諾+容缺受理”。構建全流程彈性監管機制。構建以市場為核心的全流程彈性監管機制,實施事前信用核查、事中信用評估分級和分類檢查、事后懲戒和信用修復的全鏈條全領域監管。
6.嚴厲打擊行業不誠信行為。開展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整治。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橫向協作、上下聯動,集中整治事務所無證經營、注冊會計師掛名執業、網絡售賣審計報告、超出勝任能力執業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加大誠信監管力度。從嚴從重查處事務所及從業人員串通舞弊、喪失獨立性等違反誠信原則和道德規范的重大問題,堅持零容忍,嚴肅追究責任。推進以質量為導向的事務所選聘機制建設。健全完善省內國有企業審計業務選聘事務所相關辦法,提高質量因素權重,降低價格因素權重,從源頭有效遏制惡性競爭;加強對選聘相關規定執行情況的監督,對違反規定的企業和壓價競爭的事務所,實行重點關注、重點整治和約談等,并向社會公告。
7.全方位加強日常監管。加大警示約談力度。對事務所及從業人員在日常監管、行業黨建、網絡輿情中被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潛在性問題,采取風險提示、約請談話、發送監管關注函等方式,督促其履行相關義務、消除不良影響。建立完善失信舉報機制。完善對投訴舉報、媒體質疑等的處理機制,暢通投訴舉報渠道,鼓勵社會公眾舉報事務所嚴重失信行為,及時處置行業統一監管平臺投訴舉報事項,做到查實必處、處則從嚴;積極推動事務所建立健全內部投訴、指控政策及相關工作程序,如實開展違反誠信原則行為的自查自糾報告工作。加強行業自律監管。系統制定行業自律監管制度,規范自律懲戒工作程序,大力發揮行業自律的抓早抓小、防微杜漸的作用;完善專門(專業)委員會設置,推動懲戒、申訴維權委員會設立,探索建立政策解讀、問題解答、風險提示、行業維權、專家幫扶等長效工作機制。
(四)完善機構內部治理,壓實誠信建設主體責任
8.健全事務所內部治理機制。加強事務所制度指導。督促事務所健全完善治理結構、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建立執業質量內在保障機制,健全業務承攬和開展的風控制度,改進薪酬分配制度,加強合伙人(股東)隊伍建設,提升經營管理和重大決策透明度,推動事務所樹立“人合、事合、心合、志合”的治理理念。強化事務所一體化管理。各事務所應全面有效落實《會計師事務所一體化管理辦法》(財會〔2022〕12號),實現人員調配、財務安排、業務承接、技術標準、信息化建設的統一管理。完善事務所人員管理機制。指導事務所建立以職業道德、執業質量為關鍵標準的業績評價體系和晉升機制,注重歸集從業人員職業道德規范遵循情況、參加誠信教育情況和誠信記錄情況,優先聘用、培養、晉升具有良好誠信記錄的從業人員。
9.推動事務所誠信文化品牌建設。加強事務所誠信品牌建設。通過政策支持、資金資助、人才培養、技術幫扶等方式,指導事務所聚焦人才建設提升隊伍素質、加強信息化建設提升執業質量、開展多元化專業服務形成核心競爭力,逐步形成富有自身特色的誠信品牌。發揮品牌建設推動作用。各事務所應凝練體現誠信特質、富有文化內涵的職業精神和文化理念,樹立和推廣誠信品牌,將品牌建設與黨的建設、誠信建設、戰略實施、文化建設、人才建設、業務發展相結合整體推進。
(五)建立激勵懲戒機制,推動行業誠信閉環管理
10.完善守信激勵措施。完善評選表彰制度。完善行業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個人評選表彰、高端人才選拔制度,將事務所和注師的誠信執業情況作為評選的重要依據,對嚴重失信者實行“一票否決”。改進事務所綜合評價辦法。將誠信評級評價結果、內部治理情況作為重要衡量標準,提高失信行為的扣分力度,在發布排名結果時同步披露事務所重大信息。優化獎優勵進支持政策。出臺《助力執業機構提升優質服務水平獎補措施》,激勵誠信出色、黨建出新、業務出彩的事務所。
11.加大失信懲戒力度。著力落實失信懲戒制度。落實《注冊會計師行業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管理辦法》,按程序將涉及性質惡劣、情節嚴重、社會危害較大的違法失信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納入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依法依規共享和公開相關信息,并實施聯合懲戒。推行強有力的失信懲戒措施。對嚴重失信事務所,實施限制招標投標、政府采購、申請財政性資金項目、享受稅收優惠等行政性懲戒措施,采取信用記錄、警示約談、公開曝光、取消會費減免等行業性懲戒措施。建立失信責任追究制度。對被列入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且情節嚴重的事務所,依法依規對其首席合伙人等主要負責人進行失信懲戒,并將相關失信行為記入其個人信用記錄。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省財政廳作為行業誠信建設的牽頭部門,要發揮統籌抓總作用,建立健全政策協調和工作協同機制。省注協要充分發揮督促引導作用,有效開展執業質量自律監管、誠信教育引導等工作,實現自我規范、自我管理、自我凈化,推動事務所更好發揮執業監督作用。各事務所要切實履行誠信建設主體責任,完善并嚴格執行員工行為規范等內部管理制度。行業從業人員要履行直接責任,堅守底線、嚴格自律,恪守職業道德規范,共同形成行業誠信建設的最大合力。
(二)加強輿論宣傳。加強對本綱要的宣傳培訓工作,持續發布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報告,宣傳注冊會計師行業誠信典型,提升行業社會誠信形象,提高行業國際影響力,積極引導社會輿論和市場預期。要充分發揮社會公眾、新聞媒體等對行業誠信建設的監督作用,推動行業誠信建設更好融入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共同筑好筑牢社會誠信堤壩。
(三)狠抓責任落實。省財政廳要積極統籌各方主體做好《綱要》的貫徹落實,推動各項任務、要求落地見效。要建立健全對《綱要》實施情況督促檢查機制,適時組織實施情況評估,加強督查、強化考核,確保各項誠信建設任務措施落到實處、執行到位。要強化行業自律,支持注冊會計師協會加強行業誠信建設,充分發揮協會作用。對行業誠信建設過程中落實不力、弄虛作假的單位和個人,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安徽省財政廳
?????????????????????????????????????????????????????????????2023年9月8日